中国的十大未解之谜
2019-03-12 10:11:52 作者:
关于中国的十大未解之谜纵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这里也只能列出一些确实难以定论的中国十大未解之谜了,其中不包括已被称为世界十大未解之谜的内容。
一,千古遗恨《兰亭序》现在何处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中国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与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孙统、李充、孙绰、谢安、支遁、太原王蕴、许询、广汉王彬之、高平郗昙、余姚令谢胜等“少长群贤”共41人[1]在会稽山阴集会,为兰亭集会,是时有二十六人得诗三十七首[2],后辑为《兰亭诗》。《兰亭集序》为王羲之为《兰亭诗》写的序言。
王羲之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首先写聚会盛况,描述环境——“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后笔锋突变,格调转为悲伤,写人生短暂,然而他并不宣扬“人生无常”、“及时行乐”,而是斥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论调。通篇语言流畅,不勉强藻饰、通俗自然,结合骈句、骈散,灵活自如,堪称历代名篇。#p#分页标题#e#
《兰亭集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后,过几天又把原文重写了好多本,但终究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好。
作为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经典杰作,有“行书第一”之称。其书法飘逸流畅,如行云流水而又笔力雄健。
唐太宗得到真迹,即令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等临摹翻刻,分赐皇子、近臣,世称“唐人摹本”。王书原本据传已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宋朝陆游在古诗《跋冯氏兰亭》中因此感慨道:“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此本得其骨,殊胜兰亭面。”但唐太宗昭陵曾于五代时被温韬所盗,而被盗物品名单中并没有《兰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兰亭集序》现存于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可能藏在 更为隐秘之处,温韬形迹匆匆,并未发现真迹;有人说,《兰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酷爱字画,更何况,民间早有《兰亭序》陪葬乾陵一说。乾陵尚未被 盗,一切只能成为雾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开启,必将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今存的摹本以“神龙本”最为著名。该帖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颇得原本神韵,被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郭沫若根据1965年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等墓志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推论《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均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所依托,高二适则发表《驳议》反驳这种说法,于是双方打起笔战。1972年郭沫若在《文物》上发表《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残卷》,再次认定《兰亭序帖》必然是伪迹。#p#分页标题#e#
二,战国和氏璧流向何方?
《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都读过,但是和氏璧现在究竟在何方,却成了千古之谜。
作为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经典杰作,有“行书第一”之称。其书法飘逸流畅,如行云流水而又笔力雄健。
唐太宗得到真迹,即令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等临摹翻刻,分赐皇子、近臣,世称“唐人摹本”。王书原本据传已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宋朝陆游在古诗《跋冯氏兰亭》中因此感慨道:“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此本得其骨,殊胜兰亭面。”但唐太宗昭陵曾于五代时被温韬所盗,而被盗物品名单中并没有《兰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兰亭集序》现存于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可能藏在 更为隐秘之处,温韬形迹匆匆,并未发现真迹;有人说,《兰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酷爱字画,更何况,民间早有《兰亭序》陪葬乾陵一说。乾陵尚未被 盗,一切只能成为雾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开启,必将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今存的摹本以“神龙本”最为著名。该帖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颇得原本神韵,被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郭沫若根据1965年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等墓志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推论《兰亭序》的文章和墨迹均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所依托,高二适则发表《驳议》反驳这种说法,于是双方打起笔战。1972年郭沫若在《文物》上发表《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残卷》,再次认定《兰亭序帖》必然是伪迹。#p#分页标题#e#
历史、传说与典故
和氏献璧
和氏璧最早见载中国东周末年著作《韩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他将这块玉献给当时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认为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於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将该玉献给他,武王命令玉工鉴定这块玉石,鉴定的结果是和氏所贡献的仍是一块石头,结果和氏右脚也被砍掉。最后和氏带着玉石回到楚山,在那里他恸哭了三日三夜。又一位新即位的楚国国君楚文王派人询问事情的缘由,和氏说:“我并非为被砍去双脚而伤心,而是因宝玉被认定为顽石、忠臣却被认为是骗子!这才是我所伤心啊。”于是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这才看到了这块玉。於是楚文王将该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战国策》记载和氏璧一直是楚国国宝,楚威王时期和氏璧被赐予攻灭越国有功的昭阳令尹[4],一次昭阳在设宴招待门客时将和氏璧取出供宾客参观,此时宾客中有人突发起哄,并趁乱偷走了摆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阳的门客指认张仪是盗走和氏璧的人。昭阳在经过拷打讯问后放走张仪,张仪在成为秦国相国后曾为此向楚国展开报复,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此后和氏璧经人之手,辗转来到赵国。依中国正史《史记》记载公元前3世纪时期,和氏璧被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惠文王所有。
完璧归赵#p#分页标题#e#
与赵惠文王同一时期的秦国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归属赵国王室后,於前283年向赵国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市来换取和氏璧,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的由来。
赵国出于对秦国的不信任并未立即答应交换和氏璧,赵国政府在商议后派遣蔺相如为代表携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经过两次对秦王的试探后认定秦国是想借其强大的国力为后盾,强取玉璧而拒绝向赵国割让城池。於是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饰,走小路带和氏璧回到赵国。而蔺相如本人凭借在秦朝朝廷上不卑不亢的表现也平安回到赵国。此即成语“完璧归赵”的来源。
受命於天
前228年,秦国吞并赵国,和氏璧最终为秦国所有。前221年,秦灭亡了周朝的六个最大的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作为秦朝国威的象徵,据说以和氏璧被雕琢成为传国玺,并由玉工孙寿刻上了由秦帝国丞相李斯写的“受命於天,既寿永昌”8个虫鸟篆字。[5]自此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宝印和天授皇权的象徵。在秦朝之后的数百年间,拥有传国玺成为中国历史上被承认为正统帝国的条件之一,即使改朝换代时也不例外。从秦朝开始,共传了1000多年。一说传国玉璽是由蓝田玉所打造,不是和氏璧[6],和氏璧可能成為秦始皇的陪葬品,埋於秦始皇陵中。[7]
王莽篡汉#p#分页标题#e#
王莽权势滔天,据说在他篡汉前夕,他进入后宫参见其姑母王太后,先告知废帝自立,取而代之的意图。继而好言温慰,请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从,他便以暴力相迫。最后太后虽妥协,仍愤愤将玉璽一摔,玉璽碎了一角,王莽将它拾走后,找工匠用金子镶补,隔日便逼迫小皇帝禪位於他,改国号為新。
和氏璧与随侯珠并称,始有成语随珠和璧、随珠荆玉的称号。
三,明朝《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永樂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編撰於明永樂年間,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永樂大典》屢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存不到800卷,約為原書的4%。《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修《四庫全書》﹐發現《永樂大典》已遺失缺失2,422卷,約千餘冊。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大量佚書,其中有385种收入《四库全书》,以為“菁華已載,糟粕可捐,原(書)可置不復道”了。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佔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丟失大量《大典》。[10]光緒元年(1875年)修繕翰林院建築時,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11],據說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餘册《永乐大典》。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800册,現今尚存約400冊,810卷,不到原書的4%[13]:34。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翰林院被義和團的拳民焚毀,《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6]191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僅剩64册。#p#分页标题#e#
現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珍藏161冊,另外美國國會圖書館還藏有40冊,英國各地包括英國圖書館、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語言學校、英國劍橋大學等存有51冊,德國漢堡大學圖書館、德國科隆大學圖書館、德國柏林人種博物館等存有5冊,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東洋文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附屬圖書館、日本三理圖書館、日本靜培堂文庫、日本斯道文訓、日本大阪府立圖書館、日本武田長兵衛、日本石黑傳六、日本小川廣己和韓國舊京李王職文庫亦有蒐集,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則存有62冊。
四,西周“九鼎”遗失古今憾
夏商周三朝钟爱九鼎,是不需要多说的,这从各地出土的青铜鼎数量就能看出端倪。与司母戊鼎相比,九鼎明显更有价值一些,年代更早,铸造也更精美。据《左传》描述:夏初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即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豫鼎、梁鼎、雍鼎,用来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历经三国(夏商周),秦以后神秘失踪,遂成历史悬案!
从“一言九鼎”到“问鼎天下”,从“三足鼎立”到“拔山举鼎”,九鼎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牧野之战后,西周把九鼎搬到了国都镐京,还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自此“定鼎”就喻为国家政权的奠基,“迁鼎”则指国家权力的转移,“问鼎”乃是觊觎政权的非法行为,由此演绎出过许多有趣的历史桥段。
大禹被誉为圣君,有两点不得不说:一是治水,二是铸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妇孺皆知,而他铸造九鼎的传说同样名垂千古。史书记载,大禹曾留下遗嘱:“九鼎存,天下定;九鼎失,天下分。”#p#分页标题#e#
司马迁在《史记》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推算一下,九鼎有近千钧之重,约合7.5吨。从出土文物来看,司母戊鼎都达好几百公斤,更何况象征天下的九鼎?相传当年施黯尊令,在荆山铸鼎,迁移安邑,中隔大河,费时竟三、四月,用夫达几十万。所以,泗水偶然失鼎后,一鼎陷在深水污泥之中,这才难以找寻。
周平王把首都迁到洛邑后,周朝王室日益衰落。楚庄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率先“问鼎”。公元前606年,楚王伐陆浑戎,观兵于周郊,周定王被迫派人行慰劳欢迎之礼。楚王“问鼎小大轻重”,王孙满日:“在德不在鼎。”楚王日:“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日:“呜呼!……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这就是“问鼎中原”这句成语的由来。自此之后,诸侯国纷纷觊觎中原,“问鼎”不断。可以说,春秋纵横捭阖三百年,战国“合纵连横”二百载,基本上都是围绕九鼎展开是的。
众所周知,周幽王是个十足的昏君。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不惜烽火戏诸侯;为了博得使忠臣一哭,他竟将九鼎扔下“深渊”。自作孽,不可活。当申候、缯候、犬戎三路大军进逼镐京之时,周幽王只能独逃至骊山。当他再次点燃烽火时,却不见诸侯班师救援,西周一如九鼎一样,在既不轰轰烈烈、也不凄凄惨惨中走向灭亡。
秦始皇“泗水捞鼎”一事,在很多文献史料里都有记载。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西周后,在回国经过途中,代表秦国的雍州之鼎跃入泗水,最后只把八鼎都完好运到了秦国,置周鼎于咸阳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出巡路过彭城时,派了数千人下泗水打捞失落的那一鼎,甚至虔诚地“斋戒祈祷”,但最终周鼎“弗得”,却让“市井”刘邦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黔夫”项羽放出“彼将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p#分页标题#e#
九鼎的出现,是历史的使然,确实起到过震慑诸侯的作用。不过,九鼎最后还是失踪了,这让后人无比的思念。既然是镇国之宝,九鼎自然不可轻易示人,如果不慎一旦易手,则意味着王朝覆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保帝国传至万世,必将九鼎葬于墓中,永世据为己有。这也许可以解释九鼎为什么会失踪千年了。
五,秦朝十二铜人今何在?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责率兵向南攻齐。齐王建昏唐无能,一味听信佞臣,毫无抵抗准备,而佞臣后胜早就接受了秦国的贿赂。所以,秦军一到,齐国立即上崩瓦解,齐王建被俘,齐亡,这样,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战国的历史至此告终,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肖灭六国以后,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在边境上,秦国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另外,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因此,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在乎定天下不久,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
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p#分页标题#e#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元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元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关十这一点,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彩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见了,元疑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挑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
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情绪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至于假传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种策略,这是不少统治者所惯用的伎俩。
可惜的是,今人已见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由于此说史元明载,故赞同者甚少。#p#分页标题#e#
2.有的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荷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
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还不能展开,因而十二铜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或许只能到了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谜才能解开。
六,青铜剑千年不锈之谜
这一谜题在秦始皇兵马俑青铜剑之谜-十大未解之谜有提到过。#p#分页标题#e#
越王勾践剑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號楚墓出土,1999年中國國慶日後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该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格铸有黑色菱形暗纹,剑鞘正面镶蓝色琉璃,背面镶绿松石花纹。剑首为圆箍形,内有11道同心圆圈。剑身整体经过硫化处理,耐腐蚀性和强韧程度得到极大地提高,说明中国古人在金属的冶炼和表面处理方面的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该剑出土时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铸剑技术,为古代兵器中的奇宝。
关于越王之剑为什么出现在湖北境内,有多种解释。有些历史学家推测时楚国灭越国之后,此剑作为战利品被楚国收藏,但有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出土此劍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懷王時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种更为受人接受的说法,认为越国曾经和楚国联姻,此剑为越国公主陪嫁,来到楚国,后世楚王将此剑赐予大臣,后来被人所发现。
七,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
长明灯,又名续明灯、无尽灯、常夜灯、长命灯,是各国传说中长久不灭的油灯或蜡烛,多数是古墓灯,或是庙寺光明灯。#p#分页标题#e#
在印度、中国、埃及、希腊等古老文明的国家和地区,流传著长明灯的故事,就连意大利、英国、爱尔兰和法国等地也出现过。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有以人鱼膏製成的长明灯,有人认為是鲸鱼脑油製成的蜡烛,但怀疑能量长久供应的可能性,永久不灭严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这种不熄的灯应该不存在。
《隋唐嘉话》所载,江寧县某寺有一长明灯,歷岁久远,火色纯青而不热,自晋至唐,凡五百餘年,长明不灭。
按照常理,古墓终年不见天日,本应伸手不见五指,但在一些古墓拱顶挂着“长明灯”,阴光很是逼人,令人毛骨悚然。如此神奇之灯,为何长明千年不灭?为何无氧依然燃烧?
能量从何而来?若是油灯,千年不灭,燃料如何供给?显然不是人力所为;若是电灯,灯碗液体可能是用来导电之汞,问题是电能如何产生?难道某个角落有发电装
置?要做到如此一劳永逸发电,必须太阳能发电方可。凡此种种,只是凭空臆测,真相到底如何?还需科学验证。
八,《洛神赋》到底为谁而作?#p#分页标题#e#
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元配甄氏(即曹植之嫂)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妾。
曹操的夫人刘氏生长子曹昂,早年死於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笃厚恭谨;曹彰,勇而无谋;曹植,聪明机警,却嗜酒放纵;曹熊,身体病弱。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氏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甄氏因激怒曹丕,不仅未能封后,最终亦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髮遮面,十分凄惨。
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氏所生的儿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氏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氏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氏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226年),曹叡继位,即魏明帝。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p#分页标题#e#
宋人刘克庄却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1]伧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群起而鞭挞之。
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曹植爱上他的嫂嫂狠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狠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
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曹叡)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
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何况是帝王呢?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
《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p#分页标题#e#
《洛神赋》一文,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就是说赋中所说的“长寄心于君王”。后来的人否定感甄说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如果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氏认定成洛神了。
九,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无字碑也称为丰碑,位于陕西乾县唐乾陵东侧,是为武周女皇帝武则天所立,与西侧唐高宗李治的述圣记碑相呼应。无字碑由一整块石头雕成,重98.8吨,[2]是中国历代墓碑中的巨制。
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间《雍州金石记》有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对于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常见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p#分页标题#e#
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在她统治期间国泰民安、政治清明。
武则天自认为罪孽深重,或对自己称帝感到愧疚。
来自武则天的临终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该碑为唐中宗李显为武则天所立,但对于是将她称为皇帝还是母后有争议,才搁置下来成了无字碑。
陕西文物研究所曾在考查中发现无字碑阳面刻满了长4厘米、宽5厘米的方格子,有人便认为这是当初准备用来刻字时留下的。于是有人推测,武则天已将写好的碑文交给了儿子李显,但李显对母亲废唐建周的行为不满、不想对她歌功颂德,但却也不好公开批评,于是才留下了无字碑。
其他的说法还有“信佛说”、“仿效说”、“非碑说”等。#p#分页标题#e#
十,太平天国宝藏在哪里?
太平天国(1851~1864)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领导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首都称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最终仍然失败了.
太平天国失败令人叹息,太平天国巨额珠宝失踪同样令人遗憾。天京失陷,全军覆没,大批珠宝从人间蒸发。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更多财物被藏地下。李秀成被擒后,曾国藩威逼利诱,多次追问金银所在,这也是忠王被处死较晚之故。威武不能屈,忠王倒也忠诚,始终未曾吐露珠宝下落。有人甚至将天王府后花园湖水放干,掘地三尺,结果一无所获。如此窖藏珠宝,甚吊世人胃 口,对于宝藏追踪,始终没个消停!
口,对于宝藏追踪,始终没个消停!下落如何?各种版本,各执一词,依然一团迷雾。秦始皇身后留下的9大谜案公元前259年中国农历正月,一个长相并不特殊的男婴在赵国邯郸降生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国的创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的拿破仑。他13岁就继承了秦国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开始了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最后一个诸侯国,俘虏了齐王建,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接着他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他50岁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台”(今河北巨鹿县境),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当然中国史上未解之谜最多的地方仍然是秦始皇兵马俑,这里有许多人们现今仍不能解释的东西。#p#分页标题#e#
/b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