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土葬、水葬、火葬、树葬等形式,但天葬应该是比较少听的吧!因为天葬只有在西藏有这种风俗,天葬就是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天葬是怎样起源的?天葬有什么意义吗?下面跟着51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西藏的天葬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天葬?
天葬一词主要出现在藏族、蒙古族地区。他们认为人死之后,只是皮囊和灵魂分离,将皮囊喂食上天派来的信使(秃鹫、鹰或其它鸟类),完成最终的舍身布施。很多人不理解天葬,觉得过于血腥过于暴力,其实不然。在藏区除了天葬,还有土葬、水葬、火葬、树葬等形式,都是对逝者的一种送别仪式。
天葬仪式不是某种个人组织,它是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天葬管理条例的议案。关于藏区天葬的历史,是由最早的“原始天葬”和“自然天葬”演变而来。
天葬台一般修建在地势平坦的山坡。天葬的整个过程中,天葬师是把握核心的关键,不论是仪式开始前的准备,还是仪式中的“班门弄斧”,他都能一一掌控在手。
在藏民心中,天葬是至高的仪式,代表着他们内心神圣的信仰,就好似我们汉族的土葬一个道理。如果你有幸观看到神圣的天葬仪式,请尊重逝者尊
天葬是怎样起源的?
根据一些藏族历史文献的记载,藏族天葬习俗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以前。据《红史》记载: 古代苯教把世界划分为天、地、地下三个部分,其中天神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吐蕃的第一代赞普和他以后的六个赞普都是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天神之子,并且都是在完成天神授意的人间事业之后,又顺着天梯回到天上,这就是历史上说记载的“天墀七王”。天葬之说也就被人们宣扬得更加神秘了。
但到了第八代赞普止贡赞普时,天葬这一神秘的习俗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土葬便开始被人们所熟悉。止贡赞普被篡夺权位之后,尸体被装入铜边的棺木,抛进雅砻藏布江中,由于止贡赞普是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死亡的,使“攀援天绳,逝归天界”的神话难圆其说,只能说天绳已断,以后的赞普无法再走前王的归宿之路了,其子只好修建王陵埋葬父尸。但佛教传入西藏后,又形成了另一种天葬形式,即今天仍流行于藏区的“尸体饲鹫”天葬习俗。“天墀七王”的“天葬”是源于本教的观念,而后来流行的天葬习俗则是源于佛教的理念。
天葬的意义:
崇信佛教的藏族自古就有放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习俗与观念。藏文古籍中有记载:吐蕃“五松”时期,松赞干布把“不杀生”定为国法的头条,并严格执行。把不杀生列为国法的头条,除藏族以外世上从来没有其它国家这样做过。渐渐地,放生和保护自然环境逐渐从“国法”转变成为藏族人民的一种“约定习俗”。
藏族人们认为,把尸体施给那些本以其它小生命为食的动物后,它们就不会再去伤害那些小动物。这样可以保护许许多多动物的生命,视为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也正因为有藏族人民这样的呵护,世界上几乎要灭种的许多动物和植物,仍然在藏区生长、繁衍。
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非网络旅游指南中说的“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谬传,藏传佛教里没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说法。
天葬提倡把尸体施舍给秃鹫、不留遗体、不修坟墓。因此节约了大量原本用于修坟墓的土地,很好的解决了人口多、土地相对短缺的现实问题。
这是一种体现慈悲、同时又非常环保,具有超前观念的丧葬方式。
藏区丧葬礼仪是怎样的?
《新唐书》中记载吐蕃传时云:“居父母丧,断发、黛面、黑衣”。虽传到今天有所改变。但这种严格的禁忌制度仍然在藏区盛行。在藏区不管谁家办丧事,全村都会出力、出钱、出粮,并且常聚在一起为往生者诵经。
为使往生者的灵魂得到安静,全村都会停止所有的娱乐活动。那你说,如若来藏区旅游的观光客,听闻这家有人要天葬,您兴冲冲地背着摄影包就赶过去了,合适吗?
大部分地区天葬的时候,按照礼俗,只有天葬师和助手、负责抬运遗体的家属、或者还有为死者念经的喇嘛在场,一般情况下,家属都是回避的,女眷也不会在场,以免亲人的伤心流泪会影响死者的灵魂进入中阴。
这种时候,如果有无关的外来者在场是非常忌讳的,在宗教仪式上,这打扰了死者灵魂的平静,性格烈一点的天葬师和家属会不客气地赶你走,但是多数藏族人在那时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也无暇理睬你,但越这样你能心安理得地站在那看吗?
/bdy